当前位置:首页 > 长寿水果 > 桃子 > 正文

盐渍桃子的做法?

2023-09-03 23:51:58  来源:网络   热度:

盐渍桃子的做法?

1. 将小脆桃洗净沥干,用盐将桃子搓揉均匀

2. 然后将有机冰糖与甘草粉混合打碎

3. 拌入桃子中,腌渍一天即可

什么是桃子草

桃子草应该是中药地桃花的别名、它的别名还有天下棰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油玲花(《福建中草药》),三角风(《湖南药物志》),羊带归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假桃花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等

【基源】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地桃花的根及全草。梵天花属全世界约6种;中国有3种、5变种。

【形态】亚灌木,直立多分枝,高达1m;小枝被星状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~4cm;被灰白星状毛;托叶线形,长约2mm,早落;叶片多型,茎下部叶近圆形,长4~5cm,宽5~6cm,通常3浅裂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边缘具锯齿;中部的叶卵举肢形,长5~7cm,宽3~6.5cm,裂片三角形或阔三角形;上部的叶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4~7cm,宽1.5~3cm,浅裂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,上面被柔毛,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柔毛;基出脉3~7条;通常仅中脉具腺体。花腋生,单生或稍丛生;花梗短,具毛;小苞片钟状,5裂,近基部合生,宿存;花萼杯状,5裂,与小苞等长,被星状柔毛;花瓣5片,淡红色,倒卵形,长约15mm,无毛;外面被星正皮世状柔毛,雄蕊柱长约15mm,子房5室,花柱分枝10,微被长硬毛。蒴果扁球形,直径约1cm,分果被星状短柔毛和钩状刺毛,成熟时与中轴分离。种子卵形,无毛。花期7~10月。

【生境与分布】生于海拔200~2500m的干热空旷地、荒坡或疏林下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地区。日本、越南、柬埔寨、老挝、泰国、缅甸、印度也有分布。

【栽培】宜温暖湿润的环境,一般土壤均可种植。用种子繁殖,于3~4月播种,直播。按行、株距各33cm开穴点播,穴深约3cm,每穴播种约10粒,每亩用种量1~1.5kg。苗高7~10cm时,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,每穴留苗2~3株。握山生长期间需追肥2~3次,肥料以人畜粪水或堆肥为主,适量应用化肥,栽种3~4年后,应翻蔸另种。
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除去杂质,晒干或鲜用。药材产于广西、福建。

-

桃子草是中药虱母子的别名

虱母子

[别名]

桃子草、虱母子头、虱母子草、三脚破、杀母、野棉花(以上为台湾习用名称);地桃花、红花地桃花、肖梵天花、野棉花、狗脚迹、大梅花树、刺头婆、痴头婆、红黐头婆、天下捶、八卦拦路虎、假桃花、粘油子、八卦草、迷马桩、野桃花、焚尚花、羊带归、虱麻头、寄马椿、红孩儿、石松毛、牛毛七、半边月、拔脓膏、大梅花树、野茄子、山茄簸、油玲花、土杜仲、野桐乔、山棋菜、刀伤药、肖梵天花、三角风、千下锤、大迷马桩棵、土黄耆、巴巴叶、窝吼、地马椿。

[来源]

为锦葵科焚天花属植物虱母 Urena lobata L.,以根和全草(叶)入药。

[形态特征]

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,高约1m。茎直立,密被白色毛茸。单叶互生,叶柄长1~2cm;托叶2,条形,被毛;叶片形状、大小差异较大,卵状三角形,卵形至圆形,长4~7cm,宽2~6cm,先端钝,基部心形,有时宽楔形或钝圆,不裂或具3~5浅裂,不超过叶的中部。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,沿叶缘内面有颜色较浅的斑痕,上面团租被柔毛,下面有星状绒毛,掌状主脉3~7条。夏秋叶腋生花,有花梗;副萼5;花瓣5,倒卵状椭圆形;长约1cm,淡红色,先端钝圆;雄蕊多数,基部连合成筒;雌蕊柱头10裂。蒴果球形,直径近1cm,分果有钩状刺毛。

白花虱母 (Urena lobata Linn var. albiflora Kan )--成熟开花植株

[生境分布]

生于山坡、路旁草丛或灌木丛中,为常见之小灌木。目前台湾中部有少部份栽培供药用。

[栽培要点]

种子繁殖。

[采集加工]

秋季采挖全草,连根拔起,切除小枝及叶,切碎晒干,或切成片,晒干。

[化学成分]

全草显酚类、甾醇及氨基酸反余或庆应。地上部分含芒果苷(mangiferin),槲皮素(quercetin)。

[药理作用]

[性味功能]

甘、淡,凉。祛风活血,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

[主治]

根:风湿关节痛,感冒,疟疾,肠炎,痢疾,小儿消化不良,淋证,带下,月经不调,跌打肿痛,喉痹,乳痈,疮疖,毒蛇咬伤。

叶: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,毒蛇咬伤,乳腺炎。

[用法用量]

根15~24克;全草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
[附方]

1. 痢疾,消化不良:

地桃花根30克,火炭母、桃金娘根、凤尾草各15克(部分病例加古羊藤)水煎1小时服,每日1剂,连服2~4天。中等以上脱水者同时补液。

2. 治慢性胃病:

将根约70gm,置猪肚内,炖好后,服食,殊效。

3. 治急性盲肠炎:

与咸丰草合用。

4. 治经风(月经来前腹痛):

取虱母子头、金钱薄荷、白益母草及蚶壳仔草各40gm,水煎服。

5. 解毒,消踵:

与狗头芙蓉等合用。

6. 治疮疽:

取虱母子头110gm,用半酒水煮鸭蛋服。

7. 治梅毒、无名肿毒、疔疮:

取虱母子头、忍冬藤、咸丰草头、观音串、双面刺、乌支仔菜头及七叶根各20gm,水煎服,体弱者,加赤肉75gm,炖服。

竖握 8. 治牙痛:

取虱母子头、七叶根及咸丰草头各20gm,水煎服。

9. 消肿,治妇人病:

与红乳仔草等合用,治淋病。

10. 治梅毒:

取根75gm,加酒少许,炖鸭蛋服。

11. 治大肠炎:

取虱母子头75gm,加水称,煎水服。

12. 治酒后感风:

虱母子头100~150gm,加酒煎服,数次可愈;亦有堕胎之功。

13. 治慢性盲肠炎:

虱母子头40gm,与八角连等量合用。

14. 治高血压:

虱母子根、甘蔗、牛顿草,水煎服。

15. 治感冒:

野桃花根24g。水煎服。

16. 治流感,小儿肺炎:

肖梵天花全草9g,万年青6g,陈石灰6g。水煎服。

17. 治风湿痹痛:

肖焚天花、三桠苦、两面针、昆明鸡血藤各30g。水煎服。

18. 治痢疾,白带:

寄马桩根30g,飞扬草15g。水煎服。

19. 治肾炎水肿:

肖梵天花鲜根30~60g。酌加水煎,每日服2次。

20. 治双单喉蛾,淋病,外感寒热,痢疾:

地桃花根60g。煎汤含漱及内服。

21. 治妇人乳痈:

八卦草鲜叶,用冷开水洗净,和酒糟捣患处,干即换。

22. 治跌打痨病:

迷马桩15g,泡酒服;另用根30~60g,捣绒,包痛处。

23. 治痈疮,拔脓:

生地桃花根捣烂敷。

24. 治甲状腺肿大:

肖焚天花60g。水煎服。

25. 治毒蛇咬伤:

肖梵麓天花鲜根二重皮30g,雄黄、五灵脂各6g。酒炖服,渣外敷伤口。

26. 治白内障:

白花虱母子根4两,小本山葡萄2两(均为鲜品),水四碗煎成1.5碗,再炖鸡肝连服2个月。

27. 治梅毒:

取根2两,加酒少许,炖鸭蛋服。

[附注]

1. 脾胃虚寒者禁服。《中华本草》

2. 忌鱼腥、豆类。《云南中草药》

.

感觉不错,赞哦! ()
下次努力,加油! ()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场。
一周热门